发布时间:2005-3-18来源:北京晚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
物业税对降价贡献不大
不能说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但不排除个别城市房价确实过高,如北京、上海房价就涨得让人承受不了。
对于解决房价上涨问题,除了政府建廉租房,政府还应从以下三方面调控。一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土地审批的数量来调节房地价,以此抑制房价中的最重要部分———土地部分;二是对经济适用房延长分期付款年限;三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操纵买房人,因为操纵买房行为提高了房价,造成恐慌心理。
此外,开征物业税需要慎重考虑。因为房子没有流动,而物业税每年都要随房价调整,开征物业税无疑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在抑制房价方面,开征物业税与否关系不大,虽然它可能减少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但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还是应该从增加房子供给入手。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
房价过高原因有三
房价过高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城市土地价格太高,这个问题应该从体制上来解决,现在政府一次性把土地卖给开发商,今后,改为政府每年向土地开发商收取土地使用税,这样土地每年就可以增值,也可以降低土地成本。第二是房地产开发商利润太高,比其他行业要高出一到两倍,这是绝对的暴利。第三是由于钢材、水泥价格比较高,但只要降低开发商的利润应该可以相互抵消掉。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专家易宪容:
降低房价政府应有作为
一是用税收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如果对一笔交易的净收入20万课以100%的税,使这种交易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亏损,那么这种房地产炒作就会停止。
二是要对土地科学的管理。即首先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把城市土地严格区分不同类别,这样就可以在土地拍卖时根据城市人口结构来提供不同类型的土地。这种不同类型的土地就生产不同价格、不同类型、不同居住面积的住房有严格规定。开发商获得这些土地开发时不得改变这些规划,如果开发违反这规则要受到严厉经济与法律处罚。
三是倡导理性消费,减少个人住房消费需求旺盛的假象。目前许多二三十岁的购房人利用的不是自己财富,甚至也不是家庭的财富,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借来的财富,造成虚假繁荣。个人需求降低,房价随之下降。
总之,国内房地产价格飙升,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政府政策弊端操纵房地产市场的结果。因此,要让国内房地产价格下落,就得从土地的拍卖与规划政策、住房建筑的规划、银行的信贷政策及政府税收政策多方面入手。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董藩:
较高房价水平是中国特色
说是中国特色,是因为在正常市场状态下,也就是说如果中央政府不进行严格的干预,至少今后20年内中国的住房总需求是明显大于总供给的。这种市场背景的出现源于“六大国情背景、三大制度背景和三大意识背景”,这是很难改变的,是调控也“消灭”不了的。
所谓“六大国情背景”,是指人多地少、人口继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剧、经济高速增长、城乡收入差异严重、家庭规模小型化。
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带动了投资热,当前中国80%左右的中长期投资都与城市住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也带动消费升级。此外,城乡收入差异严重,农民争着进城,增加住房需求。最后,小家庭结构的出现会引起住宅需求的增加。因为家庭结构愈小,人均消费面积愈大。
“三大制度背景”是指住房制度、金融制度和福利制度。当福利分房渠道被彻底切断后,压抑了几十年的需求一起迸发出来,金融制度改革又帮助人们实现置业梦想,此外,目前中国城乡福利制度上的巨大差别,必然引起农民向城市流动,中小城市的人向大城市流动,显然对住房需求产生巨大影响。
“三大意识”是指城乡阶层意识、群居意识和正在形成的负债消费意识。城乡之间,不仅仅是就业与收入差异、福利差异问题,还存在严重的阶层意识,也就是地位意识问题。关于负债消费问题,那个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里的“对话”每一个中国人都听到了,一下子思想都解放了,于是众多“百万负翁”出现了,显然你知道这对住房需求的扩张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