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2-8来源:摘自《新华网》
“名不符实”的房产败鉴 该书是以故事加评论的方式推出的:故事部分多是采用房地产界曾经发生过的失败案例,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形式出现,评论则是以专业的眼光指出问题的解决之道。所以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房地产商的死法,反而像是一本指点房地产商如何走出死胡同、迈向成功新天地的教科书。
对于这个问题,该书的自序《借鉴成功还是借鉴失败》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房地产策划类书籍已经泛滥,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的借鉴意义--难道这些成功的个案具有迁移的土壤?相反,倒是这些失败的案例,具有预警的作用……
因此,作为“房地产败鉴”,与其说它是一本关于房地产商如何“死掉”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反向思维的房地产成功学专著。
不看“死法”,不知“活路”
“目标不对是失败的种子;决策错误是失败的原因;骄傲自满是失败的温床;贪图钱财是失败的开始;杜绝言路是失败的标志;奢侈腐败是失败的土壤;用人不当是失败的根本;无视规则是失败的阶梯;心慈手软是失败的助手;自身弱点是失败的关键……”对于房地产商来说,这些失败的标准同样适用,因此,《房地产商的101种死法》中,全是关于相关的案例。虽然那些“死法”都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但却是不看不知道,看了才发现:原来,手握重金、在城市的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房地产商们也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作为或多或少犯有这些错误的房地产商,如果看了这本书,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无疑是能冲出一条活路来的。因此,业界有人形容这本书为:不看“死法”,不知活路!
案例故事难逃影射之嫌 由于是以案例加评论的形式出书,所以,《房地产商的101种死法》中包含了101个地产故事,其中不乏真实个案。包括一些业内非常知名的房地产商,也因为某些方面的错误,成了书中故事的主角。
虽然书的出版方郑重声明:本书公司名、人名、地名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为巧合。但明眼人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如有雷同,并非巧合”——某开发商的假按揭、某开发商股东的面和心不和、某开发商在不合适的地方建了合适的产品……现实中都不乏真实个例。
开发商看了这本书之后,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积极整改,另辟新径,如此,便有违出书者之本意了——书的编著方凌峻房地产策划代理机构宣称:凌峻是一间具有全国视野的地产策划公司,操盘的过程中,见到过很多失败的案例,细究其原因,发现很多是由于开发商自身造成的。遂产生了出本“房产败鉴”的想法,《房地产商的101种死法》是在这种情形下诞生的。希望在全面揭秘地产业的同时,对房地产商、消费者能产生一些积极的警醒作用——提醒房地产商少犯或不犯错误;帮助消费者识别购房过程中的黑洞与陷阱。如果能达到这两个目标,那么,这本"房产败鉴"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