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有惊无险
“2004年是一个有小惊无大险的一年,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经济过热,这种趋势一直到2004年还是在继续发展,来势可谓‘汹汹’。但是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中国政府作出决策,进行宏观调控以后,举国上下一致努力,到了第四季度,经济明显降温。”
软着陆尚未完成
“对于2004年是不是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这是有不同意见的,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有一些经济学家和经济人士认为在2004年第四季度就实现了软着陆,可以改变紧缩性的宏观经济调控,可以放松紧缩性的宏观经济调控。但更多的人,包括我本人属于第二种意见,就是软着陆并没有实现,特别是经济过热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好、资源配置效率很低,无效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中方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样一些深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不能片面看速度
“在有些重大的问题上,我们认识提高了,至少是多数人的认识提高了,这是最重要的、最宝贵的成效。”
“我们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因为只看到经济增长速度造成的危害,在‘十五’期间出现了经济过热和资源浪费、非协调发展给我们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消极后果是多么的严重。经过这个曲折,对要协调发展这一点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
“另外,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幅度波动的认识提高了。在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之后,认为市场可以自动的保持经济的稳定,这使我们对于问题的敏锐性、自觉性削弱了。在2004年一季度,经常有这样的讨论,‘投资是否过热?’有人以为过去都是计划经济,政府投资,容易造成大起大落,但现在是企业自己投资,就没有问题了,不会出现过热的问题。我们知道,在扩展性的货币政策之下,有大量流动支撑性强调之下,企业投资也可以是总量过热的。”
《财经》年会:“世界·中国2005-预测与战略”昨日邀请了全球财经名人及政界要员共同对2005年国际政治、经济、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年会上作了精彩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