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1-12来源:武汉晨报
房子尚在打桩楼花就在滥卖
武钢医院张女士称,她与丈夫都是工薪族,合起来每月工资2000元。全家8口人现蜗居于70余平米住房内,有心购套经济适用房改善生活。
去年11月下旬,碧苑小区开盘时,售楼部告诉张,房子已经售完。
令张奇怪的是,该小区房源却在中介和网上热销起来。
记者10日前往青山区房地局一楼大厅“房地产交易市场”暗访时发现:加付“楼花费”购买经济适用房,已成为此间公开的秘密。
一名为“新建”的房屋中介徐姓负责人称:现有8套碧苑小区新房,与通常二手房转让时需改签合同不同,购买者只需通过中介支付2万到7元不等的“楼花费”,即可由其带领,直接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
“说白了,就是转让认购机会”,徐坦言。
徐拒绝了记者提出的与房主直接面谈的要求,其理由是:“明明知道违规,当然不肯见面。”
“要买经济适用房,楼花费最低2万”,另一家中介公司的姚姓工作人员,在向记者推荐碧苑小区4期一套137平米期房时如是叫价。
据悉,该房目前尚处于打桩阶段。
“你通过正规渠道绝对购买不到”,姚劝记者“尽早定夺”,经济适用房定价较低,即便加上“楼花费”,整体算起来依然划算。
房产部门介入调查
记者将情况反馈至碧苑小区的开发商———武汉天舜建设有限公司时,负责人张总表示“很吃惊”。
张称,房源因供需矛盾大,各方面招呼买房者比较多。为防止猫腻,公司不得已通过董事会共同审核方法,并进行了资格登记预订,但因证件未齐,部分期房尚未签正式购房合同,其中不排除有“假购房真炒楼”的现象存在。对此,公司已有所耳闻,并将严肃调查此事,收回“问题房源”。
青山区房地局办公室丁国庆证实,碧苑小区乃青山区在建经济适用房小区之一。他称,经济适用房开发享受了政府优惠政策扶持,其销售过程应严格受房产部门监控,绝对不容许有“炒卖”和增加中低收入者负担的现象出现。
该局表示立即查办此事,并严处违规房屋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