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武汉楼市产品十大亮点
发布时间:2004-12-31来源:晨报
2004年,武汉楼市的竞争告别了“概念时代”,随着房地产市场政策、法规的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同时消费者日趋理性,那种单纯靠概念、点子或者商业炒作,进行楼盘营销推广的局面逐渐成为历史,消费者对楼盘的关注重新回归到产品层面,“新产品主义”大行其道,实在的产品至上原则,为人居环境的提高切实起到了作用。以下是我们对于2004年度产品层面上最值得关注的变化,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概括,以飨读者:
1.楼盘升级版
2004年,随着市民对居住生活空间的要求不断升华,各楼盘也在积极拓展自己的市场生存空间,“升级版楼盘”纷纷入市,它们在原产品的品质与配套上实施改良革新,努力塑造楼盘的新个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在产品上做到了推陈出新,例如作为丽岛花园姐妹篇的丽岛紫园、名都花园二期水榭香堤、常青花园·新印象、梅南山居·青山碧水等楼盘要么是原楼盘的关联楼盘,要么是原楼盘基础上的新一期楼盘,这些“升级版”的楼盘产品,在品质上、功能上都有很大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既维系了原有的楼盘忠诚目标客户群,又在产品层面上和形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活力,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2.片区楼王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楼盘纷纷抢打“楼王”牌,推出楼王作为诉求重点,力求以最广泛的影响力,抢占片区楼盘的至高点。如汉盛.关山春晓就主推一栋18层高的光谷“楼王”,它以景观等因素为卖点,强调视野的开阔性与景观的均好性,以及大开间、大间距给住户带来的舒适感觉与满足感,并借该栋楼提升整个楼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位于首义园附近的金榜名苑也推出一栋单价高达9998元/平方米的楼王,同样也是以大面积、大开间的户型特点,凭高价位、高品质来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并借“楼王牌”以此引领首义楼市,塑造楼盘的整体形象。
3.庭院住宅
进入2004年,庭院住宅依旧受到追捧,风华天城、金地太阳城、青青美庐等楼盘纷纷打出庭院牌,为何庭院住宅如此受开发商和置业者的青睐呢?在于庭院环境的本身,就是高度生态化的自然环境和高度艺术化的人文环境的结合,因而成为现代都市人追求恬静生活理想的载体。
武汉市打“庭院牌”的楼盘一般为首层住户提供入户花园,对2楼以上的用户以宽大的阳台、露台形成“空中庭院”的概念。有的楼盘在外延上以适宜的组团尺度和绿化,形成“大庭院”概念,例如风华天城的庭院组团就由数栋楼围合而成,以水景和绿篱自然隔离,形成了社区居民交流的“庭院空间”。
同时配以电子门禁出入系统,惟有组团居民方可自由出入,这样既确保了社区居民在庭院正常活动的需求,又使庭院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4.原生态住宅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水资源的城市,进入2004年,武汉的景观水景住宅已经不仅仅强调亲水性,而是在此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居环境与自然的相融。
如位于沙湖之畔的梦湖水岸在湖岸线绿化上设计注重原生态性,强调湖岸绿化的连续性与纵深度,以及小区环境与自然的相融性,使小区内部绿化与自然环境保持一致性。并在建筑形态增大了楼间距,为住户争取更好的观湖视线。
又如鑫海花城在小区规划上突出了借景和造景的多生态模式,使原有的地貌、湖泊、植被与建筑和谐布局,将自然资源优势与楼盘建筑特色有机的结合。
5.节能住宅
武汉冬冷夏热,全年约有9个月的时间里处于不舒适的气候环境中,对于这样的气候特点,生活能源的消耗是相当巨大的,节能住宅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2004年可谓是武汉节能住宅的实施年,节能不再是楼盘对外宣传的卖点,而真正的落到实处:水木清华等楼盘按国家标准,导入节能保温系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节能住宅。节能住宅在能耗上可以节约50%的能源,同时节能住宅可以在居住者长久的舒适与使用的低成本上达成了平衡。实现高舒适度、低能消耗的人居理想。
6.叠拼复式
在住宅建筑形式创新上,2004年叠拼复式作为住宅建筑的一个全新形式,进入我们的眼帘:2004年叠拼复式首现宝安江南村,在建筑形式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对于传统的单体别墅和联体别墅,叠拼是建筑的另一种组合方式,如果说联排别墅是二层或三层建筑的左右排列,叠拼则是由两组类似复式的结构上下叠加而成,高度为四层,上面两户,下面两户,既有效地节约了不必要的空间,又保持了住户的私密性和居住的质量,每一套户型或有天(叠上有露台)或有地(叠下有花园),同时做到独门独户,互不干扰。叠拼复式的出现,在住宅建筑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居住可选择模式。
7.“高性价比”户型
进入2004年,究竟是多大的户型合适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无论是大中户型,还是小户型,都更加注重与之相对应的目标客户的习惯,并做到满足他们在生活上的便利性与舒适性。无论是丽水佳园、汉口花园、丽景湾、青青美庐这样以中等户型为主的住宅,还是非常男女、金叶SOLO等小户型住宅,都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在居家的便利性、居家的舒适度上做文章,以前那种大而不当、大而浪费的户型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2004年度畅销的户型都是实用功能最可能大、无用面积最可能小的“高性价比”户型。
8.住宅“长高”
如果2004年楼盘在户型可以用“瘦身”来形容,那么在高度上则可以毫不为过的用“长高”来概括。在2004年,可以说小高层、高层楼盘在武汉市遍地开花,并由城市中心向城郊扩散,城中的小高层由于城市中的地价昂贵、成本高,加上规划限制的容积率也很高,而因此城中的小高层住宅将逐渐向高层住宅过渡。且这一趋势将会在将来得到加强。在城郊小高层、高层的出现也打破了多层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发商在楼盘整体规划中适时加入小高层、高层元素,丰富了住宅的天际线,并满足了特定客户的观景等需求。人们对于小高层和高层的接受程度也明显好于往年。
9.会所公共化
作为会所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摆设,会所设置的档次和内容应该符合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和日常生活成本,尤其对于中高档楼盘而言,会所不但要体现出一种生活的质量,而且要体现出居住者的地位和品位。2004年,会所成为高品质楼盘的首选配套。将社区的公共交流功能集中于此,使之真正成为联系社区居民的纽带。很多会所在规模和功能上已经做到了优化,如凯恩斯置业开发的中一花园会所就成为了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年度奖的颁奖所在之地,在体量上和功能上,会所将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作用。
10.低密度办公
进入2004,写字楼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企业聚集的光谷地带,类似市区的摩天大楼式写字楼虽然对国内外知名企业、跨国公司最有吸引力,但是由于产品类型的单一,这种商务办公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光谷企业多层次的商务需求。
2004年光谷写字楼市场按照光谷高科技企业的实际办公需求,以“量身定做”为原则,形成了以办公为中心,集办公、生产、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新商务办公地产,以低层低密度规划打造生态写字楼,成为类似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企业总部的集群之地,打造出低密度绿色生态的“商务”花园,在写字楼的多样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