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新政“卡”住武汉自住型二手房交易

发布时间:2005-11-4来源:武汉晚报

黄先生看中常青花园4小区一套面积80平方米、总价26万元的二手房,中介公司告之,此房产权证为2004年的,需交1.5余万元的营业税,“我买二手房是为了自住,又不是投机炒作,这笔钱交得岂不太冤枉。”今年5月出台的房产新政,在调控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行为的同时,也殃及部分自居型购房者。

新政规定,自今年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5.8%%的营业税。政策公布甫毕,市场上未满2年的次新房交易量骤然下降,“目前公司二手房成产量比6月份之前每月明显低五六套”,德力地产常青总店店长徐凯介绍说,新政公布之前,由于常青花园4小区、12小区和14小区房龄较短,交易量一直活跃,但自从营业税开征之后,这些地方的二手房反而成交量最低,对许多自住型二手房置业者来说,他们对政策表现出难以理解的态度。

德嘉地产副总经理张峥伟也表示,新政实施以来,对营业税到底由谁来交的问题,一度让买卖双方形成对峙状态,许多房东不卖房,买方也不愿买;顺驰公司业务员汪菊说,为减少营业税障碍,该公司极力促成买卖双方各自分摊这笔费用。21世纪瑞安加盟店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部分卖房人为实现预期收益,将营业税增加的交易成本转嫁到买房者身上,抬高房价,造成真正想改善住房条件的普通老百姓更加困难,“宏观调控的初衷是要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但现在却事与愿违。”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在二手房交易中,卖者处在强势地位,中低收入家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无力购买新商品房,希望通过购买旧房解决住房问题,新政让二手房交易成本增加,此外,部分二手房主将原本意向推向二手房市场的房屋推向租赁市场,造成二手房房源减少,房价上升,在目前市场状况下,实际上真正承担新政负担的,是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