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办:购房者勿指望房价下跌

发布时间:2005-10-26来源:武汉晚报

武汉市开发办近日统计显示,今年1-9月份,武汉市房地产开发在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市场发展较为平稳,开发投资和开发规模有所增长,商品房销售逐渐回升,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投资增幅不再狂降


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186.07亿元,同比增长24.7%,增幅较今年一季度下降18.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下降8.91个百分点,可见增幅回落的势头明显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步入平稳增长阶段。在上年度及今年一季度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开发市场供应规模保持增长。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达2455.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1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90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67%%。


消费市场完全正常


1-9月,全市销售现货商品房464.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27%;其中住宅424.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96%。实现销售额132.83亿元,同比增长28.14%;其中住宅120.14亿元,同比增长24.21%。商品房预售面积275.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52.89万平方米,同比仅分别增长9.25%和7.56%。


虽然全市商品住宅现货销售面积增幅和预售面积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04%和17.13%,但商品住宅现货销售面积增幅和预售面积增幅较今年上半年增加了1.48%和1.17%,消费市场趋稳。


由于我市住房消费主要靠本地需求拉动,需求较为真实,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因此整个市场处于正常状态。随着我市住房销售价格的稳定以及居民住房消费心理的调整,预计我市住房消费市场将出现进一步回暖的迹象。


房价下跌不太可能


1-9月,全市商品住宅预售平均成交价格3069元/平方米,比上半年上涨1.52%,比一季度上涨4.1%;其中七个主城区商品住宅预售平均成交价格为3287元/平方米,比上半年上涨1.96%,比一季度上涨5.07%。考虑成本增长因素,我市商品住宅价格走势明显趋于平稳。随着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市场运行已发生变化,住房价格上涨趋缓,消费者购房行为渐趋理性。从各方面因素来看,短期内,需求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看,在土地成本及品质提高的推动下,特别是在消费市场回暖后重新释放的需求带动下,我市房价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住房价格将稳中有升,不会大起大落。


节能住宅缔造新意


近几年,我市房地产开发在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6月,建设部对我市第一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青山绿景苑小区进行了验收,专家们对绿景苑小区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绿景苑小区目前已成为省市住宅建设的新亮点。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建筑“四节”工作,将是今后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


“牛市思维”须克服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房地产开发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开发投资增速出现回落,销售市场降温明显,给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造成了较大的压力。目前住房市场发展态势的变化更多地反映还只是心理预期的变化,随着税收、规划、土地调控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加上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周期性和市场反应的滞后性等因素,对住房消费市场的影响还会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化而进一步加大。


作为华中地区特大中心城市,我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发展应该仍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市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主基调。因此,房地产市场将可能长期面临调整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开发企业应该克服“牛市思维”的影响,避免按照过高的价格预期来规划项目,抵制短期诱惑,以长远的眼光看市场,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认真进行市场分析,正确进行项目市场定位,合理安排投资规模,努力提高住宅开发品质,做大做强企业品牌,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