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有变!四大利空袭击!中央、地方、证监会、银监会齐出手

发布时间:2016-8-4 11:28:25来源:华尔街见闻

中央、地方、证监会、银监会一一出手之后,下半年房地产可能步入调整。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各个职能部门的政策正从多角度着手,上半年高歌猛进、地王频出的房地产行业,似乎正在上演转折故事的前奏。

「地王数量创新高 因资金充沛 」

近日,国土部下属部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 2016年二季度各地上报异常交易地块75宗(其中一线城市上报了18宗,二线城市上报了20宗,三四线城市上报了37宗),比上季度增加了30宗,涨幅为6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7宗,涨幅为97%。上报的异常交易地块中,成交单价创新高的11宗,较上一季度翻番,是2014年以来,单价创新高地块出现最多的季度。

官方所称的“异常地块”,在市场人士看来可以类同于“地王”。

报告指出,地产领域资金充沛,带动了地价的温和上行。

政治局罕见提及“抑制资产泡沫”

中央政治局7月26日召开会议称,要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其中重点提及要抑制资产泡沫。

事实上,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这在过往的重要会议中被提出较为少见,市场认为这主要体现在当局对住房价格的担忧。

证监会“釜底抽薪” 房企再融资不能用于拿地还贷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各个职能部门的政策正从多角度着手。

7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证监会有关人士处获悉,证监会在之前的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会上透露,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核新增内容包括,不允许房企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一位接近监管的业内人士表示,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以及可转换债券,主要是指股权融资。

对于上市房企而言,通过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进行再融资的渠道被收紧,房企想从资本市场低成本“补血”变得困难。

银监会出手 开发商拍地资金源头减少

7月27,有报道称,《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已经下发至各银行,这个文件通过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将直接影响开发商拿地资金的灵活性。28日,银监会回应称,目前处于内部研究论证和征求意见阶段。

东方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就指出,《办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抑制资产泡沫以及金融行业去杠杆。

地方限贷 多地传出收紧风声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收紧房贷了。

先是本月初有消息称,深圳地区有部分银行陆续收到通知,将首套房贷利率从此前的8.8折回调到9折。

7月26日,南京新版限贷政策开始在市场疯传。

昨天,北京传来一个重磅消息,有一种房贷利率要上调了!

楼市下半年步入拐点?

中央、地方、证监会、银监会一一出手之后,下半年房地产可能步入调整。

中金公司分析员宁静鞭表示,地王频出加产业政策收紧等现象,预示着本轮行业成交周期高点来临。因此预计2016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周期将步入拐点,提前进入下行阶段,四季度更是会随着新房供应的增加,迎来供过于求状态。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会出现分化趋势,即对三四线城市继续去库存,对一二线房价大涨的城市逐步收紧房贷政策,如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厦门等地,同时加强对国企拼地王现象的监管,土地市场将有望降温。

(参考资料: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16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2、经济参考报:《地王频出催热部分省市土地财政》3、21世纪经济报道:《抑制资产泡沫出重手 房地产再融资严禁买地及还贷》4、每日经济新闻:《高层澄清重磅利空 监管再出重拳 抑制资产泡沫》5、证券日报:《抑制楼市泡沫政策趋向“托底盖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