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楼市低迷信贷成救市关键 楼市新常态要做好两件事

发布时间:2014-9-26 11:02:03来源:亿房网

    金九楼市持续低迷 信贷政策或为救市关键

经济参考报消息 在南京市最新宣布全面取消限购之后,当前选择“松绑限购”而救市的城市已经达到40个左右。不过,这些二三线城市的松绑政策并没有给楼市成交带来转机。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前21天,54个主要城市合计住宅签约量为131947套,环比8月份基本持平。截至日前,被称为楼市传统销售旺季的“金九”之说并没有明显特色。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9月份以来,一线城市实际签约的纯商品房基本平稳;二线城市不涨反降,由于松绑限购对市场的刺激作用逐渐放缓,市场消化了部分需求后,后期因为没有信贷政策的明显鼓励,市场归于平淡;只有三线城市成交有所上涨,主要是大部分城市都有以价换量的项目出现。

与销售低迷相对应的是,楼市库存依然处于高位。此外在政策层面上,出台了不同力度松绑政策的城市逐渐增多,到目前为止解除限购的城市已经超过39个,甚至多个省级政府出台了松绑楼市的系列政策,对购房者的心理的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张大伟据此分析认为,本轮市场转冷更多是由于部分城市前期供应量过大、房价过快上涨等市场本身风险因素积累,以及前期成交集中释放带来的需求断档。因此,虽然很多二三线城市先后放松了限购政策,但是总体而言难以大幅度拉动市场成交量。

“市场逐渐企稳,但整体走势依然依赖信贷政策”。张大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当前信贷小幅改善、政策趋松的环境下,蓄客、认购率正从年初以来持续恶化转为平稳修复。然而,其绝对值仍维持低位,与去年低点相近,因此,开发商仍然面临着客源方面的激烈竞争客源。

“限购松绑的政策效应在逐渐走弱,后期市场成交量的回升还要依赖信贷政策,例如松绑限贷等。”远洋地产一位负责人近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当前很多房企都在等政府层面放松信贷方面的限制措施。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在多地相继“放松限购”之后,个别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恢复首套利率优惠政策。张大伟认为,“虽然此现象目前并不普遍且折扣力度不大,但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容小视,信贷政策的放松将直接利好楼市需求的释放”。

“预计9月份整体成交量将有所回升,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已经摆脱困境”。张大伟进一步认为,虽然楼市及信贷政策均有松动趋势,但显然力度和速度均受到控制。渐进式的放松对市场心理的恢复效果也是有限的,市场复苏所持续的时间也依赖后继信贷的支持。这也决定了9、10月不可能出现爆发式的量价齐涨局面。

不过,他认为房企以价换量的现象将明显增加。在楼市持续半年多的萧条之后,企业资金压力正在整体加剧。“这种情况下,房企以价换量将会推动金九银十成交有所复苏,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形势将明显暗淡”。

楼市新常态要做好两件事 取消限购和出台长效机制

证券日报消息 楼市限购政策于2010年在北京开始推行,随后于2011年推广至全国大多数主要城市。这一政策有效抑制了住宅市场的投机行为,但其作用从发轫之初就被看作是中国楼市走上健康发展道路之前的临时之举。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只有取消了限购政策的楼市才能更好地融入经济新常态。当然了,一线城市取消限购或出台相应的变相政策可能会晚一些。

9月21日下午,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市政府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从即日起购房不再需要提供新的购房证明。至此,江苏限购政策全面取消,国内仍执行限购政策的城市已寥寥无几。

目前仍表态严格执行限购政策的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珠海、三亚也没有取消限购。业界普遍认为,一线城市由于要考虑城市规模、人口等因素,估计不会轻易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但可以通过调整限购人群认定标准等手段来加以优化,实现局部放松。

尽管一线城市很难在短期内取消限购政策,但在其他城市相继取消限购的市场环境下,楼市融入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步伐已势不可挡。

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该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呢?《人民日报》在8月初对“新常态”进行了诠释: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

当前的楼市也正处于这“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房地产行业增速从“黄金时代”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公司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正处于酝酿中,但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让市场感受到了长效机制的威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房价同比涨幅创下20个月最低,且一线城市同比涨幅明显收窄,当月环比跌幅则进一步扩大,显示楼市单边下跌态势愈加明显。

现在,房地产市场低迷,各地在取消限购的同时,一再强调要确保首套房信贷。而截至目前,房地产信贷政策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调整,这使得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强势反弹。

市场不温不火,房价略有下行,此时正是酝酿推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良机。应更多地采用税收、信贷等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进行调控,同时在完善住房和住房用地供应体系、房地产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等方面健全长效机制。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推进速度比预料中的要慢些,但其震慑力在房地产市场已有体现,“房叔”、“房姐”们开始抛售存量房。

在房地产长效机制构成中,税收是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房地产市场调控就可事半功倍。但高烧过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慢慢降温,此时若用猛药则会伤筋动骨,得不偿失。所以,房产税面世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楼市要更好地融入经济新常态,只取消限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快建立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楼市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才能挺直“腰杆”继续发挥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