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9-11 16:21:24来源:亿房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楼市下行的2014年,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令开发商既期待又忐忑。
尽管开发商们纷纷推新盘,加大营销力度,使出了降价的杀手锏,但9月第一周成交分化严重,多地仍出现环比量价齐跌的情况。
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仍然存在,而开发商的竞争已趋白热化。但多位分析人士对楼市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认为接下来成交会趋于好转,楼市底部正在到来。
分化中酝酿的回升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发酵,降价在业内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多家房企在8月就已打出降价的旗号备战“金九银十”。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在今年1-8月销售量普遍未达预期的市场背景下,无论是出于企业销售业绩指标而进行战略调整,还是因为短期内资金面压力较大而进行的降价销售,毫无疑问,9月各大房企价格战已拉开帷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9月6日上午,位于通州的纯新盘朝北8080开盘,起价1.8万元/平米,由于起价较低,且开盘当天享有其他优惠,仅用2小时所有房源均售罄。
中秋节当日,五和万科长阳天地推出116套40-60平米LOFT房源,开盘总价最低90万/套,同样迅速被认购。
业内人士分析,逆市日光盘一般呈现三种特征:有实质降价,未来升值潜力强,性价比高的不限购项目。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更是直指降价的重要性,他表示,日光的核心法宝就是价格调整的一步到位。
降价的作用在深圳市场表现也很明显,位于龙华地区的华业玫瑰四季,于9月6日第三次加推新品,1小时内售罄。而在不久前的8月16日,华业玫瑰四季推出均价仅为2.26万元/平米的楼盘,远低于此前市场对其约2.6万元/平米的估价,已经上演过千人抢房盛况。
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称,正因为价跌,才能有量涨。金九银十指的是交易额,不是价格。
然而,金九第一周,尽管部分楼盘出现了销售火爆的情况,但预期中的量涨并未大面积出现。
来数据显示,9月首周,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全线下跌,其中北京成交环比跌幅最大,为-67.28%;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5涨13跌,其中天津成交跌幅最大,达-62.15%;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8涨30跌,其中韶关成交跌幅最大,环比下跌-75.41%。
美联物业的数据显示,9月首周深圳市场的一手住宅市场量价齐跌,全市共成交523套,环比下跌33.29%;成交面积为50578.79平方米,环比下跌33.57%;成交均价为2263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9.13%。
尽管如此,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相比于今年的五一、端午小长假,中秋小长假的情况已是今年以来签约表现最好的。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秋小长假的前两天,54个典型城市新建住宅签约量合计为7385套,超出此前小长假的表现。
楼市底部来临?
金九首周趋冷的销售情况,使楼市是否将筑底回暖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关于筑底何时出现,几个月来一直探讨不断。一般而言,业界共识是,楼市成交放量是筑底回温的前奏。
这一迹象在过去两个月已经开始出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8月全国主要的54城市合计住宅签约套数为20.2万套,环比上涨9.24%,这一成交量延续了最近三个月的上涨,虽然相比去年下半年平均26万套的高峰有所下调,但成交量逐渐出现企稳的迹象。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同样认为,同比数据不好看是因为去年楼市处于顶峰,而现在是谷底。环比来看,市场其实正在温和复苏。短期来看楼价仍会进一步下调,但房企让利幅度已不会太大,资金紧张仍然存在,但最紧的时候已经过去。
8月,万科董秘谭华杰也曾表示,今年6月份房地产市场已经筑底成功,未来几个月买房者的观望情绪将逐渐消除。
然而,金九首周,成交放量的情况似乎又出现了逆转。
对于这一现象,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并不能代表趋势,指出9月初是力量积蓄的阶段,接下来情况会出现好转。
上海易居研究员严跃进分析,9月首周恰逢中秋节小长假,外出度假的人群分流了置业者;另一方面,9月是传统的营销旺季,很多购房者对于市场降价促销的期望很大,所以并不会急于入市。
“随着9月营销进展的推进,购房者观望情绪淡化,入市的倾向增加,预期会出现一波成交量的反弹。”
尽管成交预期将好转,但供应量的大幅增加也给开发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克而瑞数据显示,9月首周,十大重点成交新获预售证318.12万㎡,环比上涨15.91%,成都和北京新获预售证面积甚至分别达到了92.66万㎡和47.47万㎡,环比分别上涨166.8%和218.38%。
丁祖昱分析,大多数房企都准备在9月决一死战,所以供应量大增,再加上部分规模房企标杆盘、重点盘将会上市,在这样的情况下,竞争将会成为九月份的关键。
竞争加剧之下,开发商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促销招数轮番上演,开发商以价换量的趋势已越发明显。张宏伟认为,在品牌房企降价的带动下,全局市场都会受到影响,未来几个月价格底部应该会出现。
严跃进指出,目前基本已经可以认为是一个底部了,如果9月的成交量上升比较快,整个市场回暖的可能性会加大,价格将陆续走出环比下滑的通道,并且要提防一种可能性,今年压抑的购房需求如果集中释放,可能会促使房价报复性反弹。
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则指出,在金九银十的调整中,到今年年底,楼市应该会出现温和的回暖,价稳量增,但不会是大的反弹。
中秋66城楼市成交下跌超四成 旺季不旺房贷紧缩
每日经济新闻消息 备受房企期待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终于来临,但市场却没有呈现出火热的迹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机构获悉,尽管进入9月份以来各地城市新房源推盘量急剧上升,但成交依然低迷,在刚刚结束的中秋假期里,全国66座城市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跌41.82%,市场行情不容乐观。
“今年金九银十的成色恐怕难及市场预期”,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期待的大幅降价没有出现,作为关键因素的房贷依然在紧缩,是导致市场偏冷的主要原因。作为今年最后一个销售“窗口期”,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下,主流房企或将被迫掀起新一轮降价潮。
项目案例:去化率直线下跌
“去年我们的项目每次开盘都是‘日光’,这次降价后去化率却直线下跌,市场比预想中的还要冷”,广州市黄埔区的中海誉城销售经理称。
作为区域内首屈一指的刚需大盘,中海誉城于9月6日推出全新的“央璟”A8栋组团,户型主要为79~139平方米的二至四房单位,带装修折后销售均价约为12000~13000元/平方米,较今年4月中旬开盘价15000元/平方米有20%以上的折扣,部分单位售价甚至低至11440元/平方米,但项目推出当天的去化率约为五成,与去年屡屡“日光”形成强烈反差。
中海誉城遭冷遇并非孤例。进入9月份以来,房企卯足劲加大推货力度。监测显示,10大重点城市上周(9月1日~7日)新获预售证318.1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5.91%,成都和北京新获预售证面积甚至分别达到了92.66万平方米和47.47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增长166.8%和218.38%,北京富力惠兰美居、广州祈福天龙苑等大盘新获预售证面积均在20万平方米以上。
与开发商的热情十足相比,市场观望情绪却显浓厚。监测显示,今年中秋节假期间(9月6日~8日)全国66个城市和地区共成交107.99万平方米、14764套,日均成交仅36万平方米、4921套,与去年中秋相比大幅下滑41.82%,成交套数则下降27.38%。这其中,一线城市表现最差,日均成交较去年同期下跌41%,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日均成交量也分别下降36.36%和17.49%。
数据分析:折扣力度变化不大
不仅中秋市场表现冷清,“金九银十”开局的第一周成交量也未及预期,据统计,9月份首周全国66个城市和地区仅成交642.14万平方米,环比8月份最后一周下降21.51%,相比去年同期成交也下滑15.64%。
“从9月份的推货情况来看,虽然有个别项目降价幅度诱人,但多数项目在?假期降价幅度与之前无异,大多以博眼球的促销形式为主”,分析师告诉记者,市场期待的“以价换量”的实质性降价举措依然难觅踪影,难以刺激更多购房需求释放。
杨科伟注意到,随着市场的调整,虽然降价项目的数量的确越来越多,但就折扣力度而言,在售批次项目的折扣力度并无增大,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实际折扣的重心还保持在8~9折的范围,与7、8月份的水平大致保持一致,变化不大。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告诉记者,虽然房企在上一波降价潮中已经给予10%~20%的折扣优惠,但由于房贷利率从以往的八五折优惠上浮至基准利率甚至更高,购房者的实际负担并没有减少。除非房贷利率能出现明显下降,否则房企需要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才能打消观望情绪。
“8月份已经结束,但许多房企还未完成销售目标的一半,金九银十是年内最后一个可以把握的促销机会”,杨科伟认为,虽然目前主要城市大多已取消限购,但限贷问题止步不前,房贷紧缩导致刚需市场依然难以打开。各项目若想有所成就,接下来开发商还需进一步加大降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