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组统计数字巨大反差 经济适用房啥时经济适用

发布时间:2005-8-1来源: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两组数据令人回味。


一组是上半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204亿元,同比下降14.6%。另一组是上半年全国完成商品住宅投资4147亿元,同比增长21.3%。


升降之间的反差,使经济适用房问题再次成了焦点。


毋庸置疑,我国1994年开始建立的经济适用房制度,曾对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起到过重要作用。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消费者风餐露宿排房号,经济适用房房间超大、装修豪华,“开宝马车者”入住经济适用房等现象的出现,使普通百姓心中经济适用房的功劳簿越来越薄。


有关专家分析,经济适用房投资下降的背后,是一些开发商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样将减少其利润所得。另外,一些城市受“高价拍卖土地”等利益驱动,甚至变相叫停了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


针对与经济适用房相关的问题,目前不少地方政府也在探索解决办法。有的城市表示要加大经济适用房供应量,有的宣布经济适用房项目实施集体审批公示制度,有的要为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本“减负”……


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但也有专家指出,政府的有些规定还是比较模糊,如适当增加经济适用房供应如何量化。也有消费者对现有政策框架下,经济适用房到底建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价格定多高比较合理、配套设施如何解决等问题心存疑问。


随着今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期盼,政府能够用权威的、明确的说法,真正让其做到“经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