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引"跌"一片武汉仍坚挺 江城房价"欲跌还涨"

发布时间:2005-7-30来源:楚天金报


今年3月28日,中央出台了“国八条”。5月23日,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在这些政策下,我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武汉房地产市场也不例外。不少购房者认为武汉的房价会下跌,更多的购房者都是采取一种观望心理,他们在等待武汉楼市全面下跌的那一天再购房。我们不由得心生疑问,武汉市的房价真的会下跌吗?


从2003年开始武汉房价开始全面上涨,2004年更是武汉楼市迅速发展的一年,2005年以来武汉的房地产市场也继续延续着上涨的态势。即便是新政出台后的5月,武汉楼市成交均价为2984.29元/㎡,比4月份上涨了7.52元/㎡;6月份在新政的进一步影响下,武汉楼市成交均价毅然突破3000元/㎡,创下3065.59元/㎡的新高,比5月份上涨81.3元。尽管新政引来“跌”声一片,但是武汉房价依然坚挺。数据和现实说明,武汉市的房价不但不会下跌,反而会更加稳步的上涨。


从政策上来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房地产的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稳定房价,遏制投机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打造成熟健康的房地产市场,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而不是要打压房价。新政主要针对的是上海、杭州、北京等房地产过热地区。武汉市房地产市场相对于这些城市,起步较晚,且起点较低,现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武汉市房地产涨幅只是建立在自身“低起点”上的,它远不能代表武汉经济发展的现状。上海等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是,外地甚至外国开发投资即消费需求的比例较大,房地产市场发展有着雄厚的基础;而武汉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以自需目的为主的市场,这种需求包括了武汉旧城改造、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武汉周边地区人口城市化的需求,投资性购房仅占武汉楼市的5%-8%左右。可见这几年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是内部需求。市场最基本的一个定律就是市场的需求越大,发展空间就越大。在这样的经济规律下,武汉房价下跌是没有道理的。


从房地产开发成本上看,土地作为房地产最根本的要素,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买卖程序上的规范化约束,必然导致土地价格的一路飙升。以钢材、水泥为主的建筑原材料价格近年来也是不断上涨。另外,城市的发展也对房地产业起到发展的推动作用,现代化的城市需要高品质的楼盘,这样一来房地产业一定会因为本身品质发展的需要而带来成本的提高。所以说,在武汉这样的房地产业处于上升期的城市,房价是没有下跌空间的。


从房地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上看,房地产一直都是地方经济增长的明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建筑、建材、运输、装修等几十个相关行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给了当地政府强大的税收支撑,为地方GDP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香港房地产业一年便为香港地方财政上缴高达近1000亿的税收,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上海同样也是如此,谁又能说上海经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离得开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力呢?今年以来,世茂集团、和记黄埔等实力强大的地产公司纷纷登陆武汉,他们以超出武汉人想像的魄力购买下“天价”土地,欲在武汉开发一流品质的楼盘;盛唐地产、龙腾置业也正在以汉正街为中心,进行着大手笔的商业地产开发;以法国为主的国外资金也在把武汉作为在华新一轮投资的主要城市,这一切都顺应着武汉作为中央“中部崛起”中心城市的需要,而武汉现在的房价却远远不能代表“中部崛起”中心城市的形象。从本质上说,房地产是一个信心经济,中部崛起将从城市信心上支持武汉房地产业迅速发展。随着武汉经济的发展,我们凭什么不能相信武汉的房地产业会逐步迈入春天呢?


需要强调的是,政策的目的是对房地产业进行调控而非打压,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平抑房价仅仅只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而根本目的是旨在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任何一个市场只有稳定才能获得长期的发展。目前大量购房者对楼市的观望只是新政从客观上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预期上的影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它不会逆转房地产市场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需要,特别是武汉房地产市场。相反,新政的出台从长期来看对武汉房地产业有着许多积极的影响。武汉房地产业起步较晚,起步初期开发商素质良莠不齐,借着此次新政对房地产行业要求的进一步规范,以及知名房地产公司进驻武汉,正好是对武汉房地产业的一次洗牌。那些运作不规范、以投机发家的小型开发商将逐步退出武汉房地产市场的舞台,最后剩下的必然是武汉房地产业中中坚力量的开发商,他们必然会为武汉房地产业带来新的生机,必然会促进行业健康、稳定的成长,也必然会导致武汉房价的稳步上扬。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武汉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只有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才有利于我们城市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