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暴利行将终结 5000亿浙资撤离上海楼市

发布时间:2005-4-20来源:庆晨报

 当人们还沉浸在对房价涨跌的争论之时,一部分精明的浙江投资者已经开始从战略上考虑如何应对“后房产暴利时代”的来临。总量高达5000多亿元的浙商省外投资,开始在走向上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房地产暴利到头了

  “只要政府想控制房价,就一定能控制得住。”来自温州的李先生在上海投资房地产已经四年多了,他对政府的调控能力深信不疑。李先生向记者分析说,既然中央有决心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时代恐怕将一去不复返。
  目前,李先生正在为自己1000多万元的资金寻找退路。李先生告诉记者,初步的想法是转投基础原材料产业。
  李先生并非突发奇想。其实早在房地产业受到调控之前,便有一批温州人开始涉足石油、煤炭、钢铁等投资项目,寻找房地产业之外的投资乐土。

浙资省外主攻房产

  今年1月底,浙江银监局公布的一份《关于浙江企业省外投资情况的调查报告》。该报告透露:截至2003年年底,浙江约有400万人在省外投资创业,占该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投资总额约5300亿元,2003年对外投资共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
  在这5300亿元中,约有3000亿元来自3.3万家浙江企业。而在接受问卷调查的省外投资的浙江企业中,有49.57%%的企业投资于房地产行业。显然,企业省外投资项目中,房地产投资占了绝对优势。

规避风险回归实业

  浙江银监局的一名官员对此则表示担忧:“有些企业将主营业务的流动资金投入房地产,甚至通过银行融资再进行投资,会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
  温州市银监分局不久前曾问卷调查过100家温州企业,他们发现,在这100家企业中,有32.56%%的企业用温州银行的贷款填补省外投资的资金缺口。而金华市银监分局发现,该市部分企业甚至大量进行民间借贷,以满足企业在异地投资快速扩张的需要。
  然而,中央着手进行的房地产业调控却使炒房资金发生了一定的逆转。据记者了解,有部分浙企对房地产业的投机心态已有所收敛,准备选择适当的时机从房产上抽回资金,以便规避风险,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企业。中国经营报

新闻链接

温州人炒房速成大批千万富翁

  过去的五年是温州诞生千万富翁最多最快的时期,而房地产又是温州个人投资者产生千万富翁最多最快的行业。至于那些时间地点都选对了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更是很快进入亿万富翁的队伍。一位房屋开发商告诉记者说,他们投资房地产利润最少也有30%%。
  个人投资房地产,温州人选中的地点一般在上海、杭州和温州本地,他们不大敢投资其他的城市,因为一来路途远,信息和时间都不大好把握。
  由于中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现在,温州人对房地产投资开始趋于谨慎。但是,已经有了经济实力的温州人对上海内环中心区的房子仍然充满信心。只要有新开楼盘,仍然选择买进。他们认为,如果人民币升值,房价还会上涨,由于土地的稀缺和城市所处的地位,以及即将来临的2010年的世博会,都会给上海房地产带来继续上涨的理由。
  有那么一群温州人,专门驻扎在上海,关注新楼的开盘,只要认为有升值空间,毫不犹豫地买进。据记者了解,拿在手中的楼盘,温州人目前还不打算抛出。记者电话采访上海的一些房屋中介,中介还托记者帮他们介绍一些持有上海楼盘的温州人,以增加可销售房源。